English

关于素质教育理解的几个误区

2000-10-04 来源:光明日报 郭生乐 我有话说

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,老师、家长、学生对“什么是素质教育”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。比较流行的几种理解有:

素质教育=学生“减负”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,社会反感“应试教育”,因此有些学校认为,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负担。一时间,学生的书包“轻”了,作业少了,但家长的心头却并不因此而减轻沉重。

素质教育=学习特长面临目前大学毕业生竞争择业的形势,家长们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特长的重要性,于是有些家长理解素质教育就是多花钱、创造条件,给孩子们报各种特长班、兴趣班,刚刚从课堂中“解放”出来,又陷入了忙碌异常的星期六、星期日。

素质教育=培养能力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技能,这一观点在学校和教师当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,所以动手能力就是训练做家务、搞活动、比赛,特殊技能就是学电脑、上英语兴趣班……。其实,素质教育应是一个系统工程,执迷于任何一点都有可能走向偏颇。

素质教育=轻松教学在具体教学方式的改革上,有的老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上课时学生可以不停地换座位、不用背着手站起来回答提问,保持一种轻松、活泼的教育环境。过去我们一味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,确有气氛死板等弊端,但安静的课堂纪律同时也是学生聚精会神听课、高效接受、消化知识的有力保证,因此,课堂纪律和气氛活泼应是教学过程有机联系的两个方面。

对于素质教育的正确理解与把握,应是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素质教育、培养人才的关键。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凌晓峰教授日前在“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研讨会”上提出素质教育的定义,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:素质教育是高于具体知识技能的思维方法及能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